该品造成皮肤刺激。造成严重眼刺激。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2,4-二硝基二苯胺(CAS: 961-68-2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欧盟ECHA(这个物质不在在CLP法规中,以下分类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库存物质分类(非强制性分类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以上例举了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3,6-二羟基邻苯二甲腈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3,6-二羟基邻苯二甲腈;2,3-二氰基对苯二酚
英文名:3,6-dihydroxy-o-phthalonitrile;2,3-dicyanohydroquinone
CAS号:4733-50-0
分子式:C8H4N2O2
物理化学性质:微黄色晶体,熔点(ºC):245;溶解性:溶于热水。
【主要用途】
未知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造成皮肤刺激。造成严重眼刺激。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3,6-二羟基邻苯二甲腈(CAS: 4733-50-0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欧盟ECHA(这个物质不在在CLP法规中,以下分类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库存物质分类(非强制性分类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以上例举了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二氯乙酰氯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二氯乙腈;氰化二氯甲烷
英文名:dichloroacetonitrile;dichloromethyl cyanide
CAS号:3018-12-0
分子式:C2HCl2N
物理化学性质:无色液体。沸点112-113℃,相对密度1.369(20/4℃),折光率1.4391(25℃)。溶于醇和醚。
【主要用途】
可作有机溶剂、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。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吞咽有害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二氯乙腈(CAS: 3018-12-0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3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226: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欧盟CLP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3
急性毒性―经口,类别4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B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226: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H302:吞咽有害。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以上例举了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二氯乙酰氯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二氯乙酰氯
英文名:dichloroacetyl chloride
CAS号:79-36-7
分子式:C2HCl3O
物理化学性质:无色有刺激性液体。闪点 :66 ℃, 能与乙醚混溶,遇水和醇会分解,在空气中会发烟。
【主要用途】
主要用于有机合成及农药、医药中间体,可用于乙烯基杀虫剂的合成,还用于羊毛毡缩绒整理、漂白、脱色、保鲜、杀菌、消毒等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可燃液体。造成严重眼损伤。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二氯乙酰氯(CAS: 79-36-7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A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1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H400: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4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A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227:可燃液体。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欧盟CLP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A
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1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400: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。
以上例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二氯异丙基醚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二氯异丙基醚;二氯异丙醚
英文名:dichloro isopropyl ether;nemamol
CAS号:108-60-1
分子式:C6H12Cl2O
物理化学性质:原油为淡黄色液体,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,对热、光和水稳定。
【主要用途】
用用作脂、蜡、润滑脂的溶剂和去漆剂、去垢剂、萃取剂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可燃液体。吸入致命。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对器官造成损害(肝脏)。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二氯异丙基醚(CAS: 108-60-1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急性毒性-吸入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1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危害水生环境-长期危害,类别3
H330:吸入致命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70:对器官造成损害。
H412: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4
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4
急性毒性-吸入,类别2
特定目标器官毒性―单次接触,类别1(肝脏)、3(呼吸道刺激)
特定目标器官毒性―多次接触,类别1(呼吸道)
危害水生环境―急性危险,类别3
危害水生环境―长期危险,类别3
H227:可燃液体。
H302:吞咽有害。
H330:吸入致命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70:对器官造成损害(肝脏)。
H402:对水生生物有害。
H412: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欧盟ECHA(这个物质不在在CLP法规中,以下分类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库存物质分类(非强制性分类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H300:吞咽致命。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以上例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二水合三氟化硼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二水合三氟化硼;三氟化硼水合物
英文名:boron trifluoride dihydrate;trifluoroboron dihydrate
CAS号:13319-75-0
分子式:BF3H4O2
物理化学性质:微黄色液体,熔点: 6ºC;沸点: 58-60ºC(1.5MMHG)。
【主要用途】
未知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吸入致命。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(肾)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二水合三氟化硼(CAS: 13319-75-0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急性毒性-吸入,类别2*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A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330:吸入致命。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欧盟ECHA(这个物质不在在CLP法规中,以下分类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库存物质分类(非强制性分类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急性毒性―口服,类别4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A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急性毒性―吸入,类别4
特定目标器官毒性―单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特定目标器官毒性―多次接触,类别2(肾)
H302:吞咽有害。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H330:吸入致命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73: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造成伤害(肾)。
以上例举了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二戊基磷酸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二戊基磷酸;酸式磷酸二戊酯
英文名:diamyl phosphoric acid;phosphoric acid,dipentyl ester
CAS号:3138-42-9
分子式:C14H16N2O2
物理化学性质:无
【主要用途】
未知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二戊基磷酸(CAS: 3138-42-9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C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欧盟ECHA(这个物质不在在CLP法规中,以下分类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库存物质分类(非强制性分类))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C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以上例举了中国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二烯丙基硫醚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二烯丙基硫醚;硫化二烯丙基;烯丙基硫醚
英文名:diallyl sulfide;thioallyl ether;allyl sulfide
CAS号:592-88-1
分子式:C6H10S
物理化学性质:无色油状液体, 有蒜臭味。熔点(℃):-83;沸点(℃):139;相对密度(水=1):0.89;相对蒸气密度(空气=1):3.90;闪点(℃):46;溶解性:不溶于水,可混溶于乙醇、乙醚、氯仿、四氯化碳。
【主要用途】
用于有机合成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二烯丙基硫醚(CAS: 592-88-1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3
H226: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欧盟ECHA(这个物质不在在CLP法规中,以下分类为欧洲化学品管理局(ECHA)库存物质分类(非强制性分类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3
H226: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以上例举了两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环烷酸锌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环烷酸锌;萘酸锌
英文名:zinc naphthenate
CAS号:12001-85-3
分子式:C20H38O4Zn
物理化学性质:深色粘稠液状,室温偏低时倒杯不流。
【主要用途】
通常用于精细化工合成反应控制方面,作为一种过度金属羧酸盐可用于环氧酸酐体系反应促进剂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易燃固体。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环烷酸锌(CAS: 12001-85-3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固体,类别2
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2
危害水生环境-长期危害,类别2
H228:易燃固体。
H401:对水生生物有毒。
H411: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韩国NIER分类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固体,类别1
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2
H227:易燃固体。
H401:对水生生物有毒。
以上例举了两个国家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环戊烷
【基本信息】
中文名:环戊烷
英文名:cyclopentane
CAS号:287-92-3
分子式:C5H10
物理化学性质:液体,熔点:-94.4℃;沸点:49.3℃;闪点: -37℃;溶解性: 不溶于水,溶于乙醇、乙醚、苯、四氯化碳、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。
【主要用途】
用作溶剂、制取聚氨酯泡沫时的发泡剂(替代氟利昂) 及色谱分析标准物质等。
【主要危害】
该品为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造成眼刺激。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。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
物质名称:环戊烷(CAS: 287-92-3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危害水生环境-长期危害,类别3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H412: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A
特定目标器官毒性―单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、麻醉效应)
吸入危险,类别1
危害水生环境―急性危险,类别3
危害水生环境-长期危害,类别3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H320:造成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H304:吞咽并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。
H402:对水生生物有害。
H412: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欧盟CLP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危害水生环境-长期危害,类别3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。
H412: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以上例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,具体出口的产品,应符合进口国的监管法规以及GHS分类。
1-丁炔[稳定的]
【基本信息】
1-丁炔[稳定的](CAS:107-00-6)
别名:乙基乙炔
英文名:1-butyne,stabilized;ethylacetylene
【主要用途】
用作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及特殊燃料。
【主要危害】
健康危害:有刺激和窒息作用。过量接触引起眩晕、定向障碍、头痛、兴奋、中枢神经系统抑制、麻醉等反应。
急性毒性:大鼠吸入320mg/L×2小时,呼吸停止。
危险特性: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遇热、明火或强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。本品易聚合,只有经过稳定化处理才允许储运。气体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明火会引着回燃。
燃烧(分解)产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H220:极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:遇热可能爆炸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1-丁炔-3-醇
【基本信息】
1-丁炔-3-醇(CAS:2028-63-9)
别名:--
英文名:1-butyn-3-ol
【主要用途】
无相关信息
【主要危害】
健康危害: 吸入、口服或经皮吸收,对机体可能产生危害。有刺激性。
燃爆危险: 本品易燃,具刺激性。
危险特性: 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。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, 引起燃烧或爆炸。若遇高热,可发生聚合反应,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3
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
H226: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01:吞咽有毒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1-丁烯
【基本信息】
1-丁烯(CAS:106-98-9)
别名:--
英文名:but-1-ene
1-丁烯(分子式:C4H8 分子量:56.11)在室温和常压下为无色、可燃性气体。能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,不溶于水,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。.1-丁烯在高浓度下可作为麻醉剂。其毒性约是乙烯的4.5倍。
【主要用途】
1-丁烯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之一,是合成仲丁醇、脱氢制丁二烯的原料。与甲醛反应生成异戊二烯,可制成不同分子量的聚异丁烯聚合物以用作润滑油添加剂、树脂等,水合制叔丁醇,氧化制有机玻璃的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。
【主要危害】
1.急性毒性LC50:420000mg/m3(小鼠吸入,2h)
2.刺激性 : 暂无资料
3.亚急性与慢性毒性: 小鼠吸入6%本品,20次,处死后尸检见支气管、骨髓等呈刺激性病变。大鼠吸入100mg/m3,140d(连续),血胆碱酯酶活性下降,白细胞总数减少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H220:极端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;遇热可能爆炸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严重眼腐蚀/眼刺激,类别2B
H220:极端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;遇热可能爆炸。
H320:造成眼刺激。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H220:极端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;遇热可能爆炸。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2-丁基硫醇
【基本信息】
2-丁基硫醇(CAS:513-53-1)
别名:仲丁硫醇
英文名:2-butyl mercaptan;sec-butylmercaptan
【主要用途】
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。
【主要危害】
健康危害: 如吸入或口服,对机体有害。蒸气或雾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。对皮肤有刺激性。接触后引起头痛、恶心和呕吐。
燃爆危险: 本品极度易燃,具刺激性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皮肤致敏物,类别1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呼吸道刺激)
危害水生环境-急性危害,类别2
危害水生环境-长期危害,类别2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17:可引起皮肤过敏反应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401:对水生生物有毒。
H411:对水生生物有毒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2-丁炔
【基本信息】
2-丁炔(CAS:503-17-3)
别名:乙基乙炔
英文名:2-butyne;crotonylene;dimethylacetylene
【主要用途】
用于有机合成。
【主要危害】
健康危害: 吸入、口服或经皮吸收,对机体可能产生危害。有刺激性。
燃爆危险: 本品极度易燃,具刺激性。
危险特性: 极易燃,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。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, 引起燃烧或爆炸。若遇高热,可发生聚合反应,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。其蒸气比空气重,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,遇火源会着火回燃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H220:极易燃气体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2-丁酮
【基本信息】
2-丁酮(CAS:78-93-3)
别名:丁酮;乙基甲基酮;甲乙酮
英文名:2-butanone;ethyl methyl ketone;methylethyl ketone
无色透明液体。有类似丙酮气味。易挥发。能与乙醇、乙醚、苯、氯仿、油类混溶。溶于4份水中,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。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(含水11.3%),共沸点73.4℃(含丁酮88.7%)。相对密度(d204)0.805。凝固点-86℃。沸点79.6℃。折光率(n15D)1.3814。闪点1.1℃。低毒,半数致死量(大鼠,经口)3300mG/kG。易燃,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爆炸极限1.81%~11.5%(体积)。高浓度蒸气有麻醉性。
【主要用途】
1、用作醋酸纤维素、丙烯酸树脂、醇酸树脂、涂料、油墨等的溶剂,染料的粘结剂,润滑油脱蜡剂,硫化促进剂等
2、用作测定镉、铜和汞的试剂、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和半导体光刻用溶剂
3、GB 2760—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。主要用于配制干酪、咖啡和香蕉型香精。亦可用作萃取溶剂。
4、丁酮主要用作溶剂,如用于润滑油脱蜡、涂料工业及多种树脂溶剂、植物油的萃取过程及精制过程的共沸精馏,其优点是溶解性强,挥发性比丙酮低,属中沸点酮类溶剂。丁酮还是制备医药、染料、洗涤剂、香料、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是中间体,合成抗脱皮剂甲基乙基酮肟、聚合催化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、阻蚀剂甲基戊炔醇等,在电子工业中用作集成电路光刻后的显影剂。
5、丁酮是制备杀螨剂吡螨胺的原料。
6、是有机合成原料,可作溶剂。在炼油工业中作润滑油的脱蜡剂,同时用于医药、涂料、染料、洗涤剂、香料和电子等工业。液体油墨的溶剂。化妆品中用于指甲油的制造,作为低沸点溶剂,能降低指甲油的黏度,有快干性。
【主要危害】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对眼、鼻、喉、粘膜有刺激性。长期接触可致皮炎。本品常与2-己酮混合应用,能加强2-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,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。
燃爆危险:该品易燃,具刺激性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麻醉效应)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急性毒性(吸入:蒸汽),类别4
皮肤腐蚀/刺激性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2(肾脏)
类别3(呼吸道刺激、麻醉效应)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反复接触,类别1(神经系统)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H371:可能对器官(肾脏)造成伤害。
H372: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(神经系统)。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麻醉效应)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2-丁酮
【基本信息】
2-丁酮(CAS:78-93-3)
别名:丁酮;乙基甲基酮;甲乙酮
英文名:2-butanone;ethyl methyl ketone;methylethyl ketone
无色透明液体。有类似丙酮气味。易挥发。能与乙醇、乙醚、苯、氯仿、油类混溶。溶于4份水中,但温度升高时溶解度降低。能与水形成共沸混合物(含水11.3%),共沸点73.4℃(含丁酮88.7%)。相对密度(d204)0.805。凝固点-86℃。沸点79.6℃。折光率(n15D)1.3814。闪点1.1℃。低毒,半数致死量(大鼠,经口)3300mG/kG。易燃,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,爆炸极限1.81%~11.5%(体积)。高浓度蒸气有麻醉性。
【主要用途】
1、用作醋酸纤维素、丙烯酸树脂、醇酸树脂、涂料、油墨等的溶剂,染料的粘结剂,润滑油脱蜡剂,硫化促进剂等
2、用作测定镉、铜和汞的试剂、色谱分析标准物质和半导体光刻用溶剂
3、GB 2760—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。主要用于配制干酪、咖啡和香蕉型香精。亦可用作萃取溶剂。
4、丁酮主要用作溶剂,如用于润滑油脱蜡、涂料工业及多种树脂溶剂、植物油的萃取过程及精制过程的共沸精馏,其优点是溶解性强,挥发性比丙酮低,属中沸点酮类溶剂。丁酮还是制备医药、染料、洗涤剂、香料、抗氧化剂以及某些催化剂的是中间体,合成抗脱皮剂甲基乙基酮肟、聚合催化剂甲基乙基酮过氧化物、阻蚀剂甲基戊炔醇等,在电子工业中用作集成电路光刻后的显影剂。
5、丁酮是制备杀螨剂吡螨胺的原料。
6、是有机合成原料,可作溶剂。在炼油工业中作润滑油的脱蜡剂,同时用于医药、涂料、染料、洗涤剂、香料和电子等工业。液体油墨的溶剂。化妆品中用于指甲油的制造,作为低沸点溶剂,能降低指甲油的黏度,有快干性。
【主要危害】
侵入途径:吸入、食入、经皮吸收。
健康危害:对眼、鼻、喉、粘膜有刺激性。长期接触可致皮炎。本品常与2-己酮混合应用,能加强2-己酮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,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。
燃爆危险:该品易燃,具刺激性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麻醉效应)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急性毒性(吸入:蒸汽),类别4
皮肤腐蚀/刺激性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2(肾脏)
类别3(呼吸道刺激、麻醉效应)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反复接触,类别1(神经系统)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5:造成皮肤刺激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5:可引起呼吸道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H371:可能对器官(肾脏)造成伤害。
H372:长期或反复接触会对器官造成伤害(神经系统)。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2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2
特异性靶器官毒性-一次接触,类别3(麻醉效应)
H225: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汽。
H319:造成严重眼刺激。
H336:可引起昏睡或眩晕。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2-丁烯
【基本信息】
2-丁烯(CAS:107-01-7)
别名:--
英文名:2-butylene
【主要用途】
主要用于脱氢制丁二烯,也可经水合制取仲丁醇
【主要危害】
有害气体。
遇热, 明火和氧化剂易燃;热分解排出辛辣刺激烟雾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H220:极端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;遇热可能爆炸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H220:极端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;遇热可能爆炸。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气体,类别1
加压气体
H220:极端易燃气体。
H280:内装高压气体;遇热可能爆炸。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丁基磷酸
【基本信息】
丁基磷酸(CAS:12788-93-1)
别名:酸式磷酸丁酯
英文名:butyl acid phosphate;acid butyl phosphate
【主要用途】
无相关信息。
【主要危害】
有腐蚀性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1-丁炔-3-醇
【基本信息】
丁酸酐(CAS:106-31-0)
别名:--
英文名:butyric anhydride
【主要用途】
本品为制造丁酰乳酸丁酯、香料的主要原料,也是制造盐酸胺碘酮的主要原料,在香精香料、有机溶剂、医药中间体和杀虫剂中都有广泛用途。
【主要危害】
健康危害: 有腐蚀性。
燃爆危险: 本品易燃,具刺激性。
危险特性: 遇明火、高温、强氧化剂可燃; 燃烧排放刺激烟雾。
【各国GHS分类】 (SDS第二部分化学品危险性分类)
中国(危险化学品目录(2015版)(附件: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B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及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日本NITE分类(NITE Chemical Risk Information Platform (NITE-CHRIP))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易燃液体,类别4
皮肤腐蚀/刺激,类别1
严重眼损伤/眼刺激,类别1
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-单次接触,类别2(肺)
急性水生环境危害,类别3
H227:可燃液体。
H314: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及眼损伤。
H318:造成严重眼损伤。
H371:可能对器官(肺)造成伤害。
H402:对水生生物有害。
欧盟CLP分类 (EC) 1272/2008 附件 VI 附表 3.1:
危险性类别
危险说明代码
无相关信息
无相关信息
注:表中标记“*”的类别,是指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,该化学品可以采用更严格的类别。例如分类为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3*”,如果有充分依据,可分类为更严格的“急性毒性-经口,类别2”。
以上列举了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健康、物理、环境危害分类,具体的产品危害分类要求,应符合进口方的监管法规。
三、MSDS第几部分显示产品信息:
一份完整的MSDS需要由16个部分组分,缺一不可。因此信息的获得至关重要,而其中最难获得的几个部分则分别为第2部分、第9部分、第14部分。
其中第2部分危险标示和第14部分运输信息需由专业人员或机构进行鉴定,鉴定的基础是通过解读大量相关法规、进行部分试验、以及查询分析大量数据库。因此对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;其次是第9部分理化性质,该部分信息一般是通过试验或相关数据库获得,优先选择试验获得的数据信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友情链接:
Copyright © 2022 剑侠盟·网游特攻队 All Rights Reserved.